【中心调研】贵州省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驱动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专题调研报告
时间1:2019-01-02 文章来源:社会事业中心 文章作者:李增杰、王宏、熊炜、吴政文、韦天鹏、杨锌沂 【 字体:  】 打印本页

贵州省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

引领驱动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

专题调研报告

 

按照部领导的指示和发展计划司的安排,201836-9日,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李增杰副主任带队,与科技发展中心、农工院、贵州省农委相关人员组成调研组,赴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盘州市和黔西南州安龙县等3个县市,开展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驱动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的专题调研。调研组深入产业园管委会、投资平台公司、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贫困村、贫困农户,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认真了解相关情况。总的看,现代农业产业园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激活了要素、发展了产业、富裕了农民、带动了乡村。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水城县、盘州市隶属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六盘水市是“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的发源地。安龙县隶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西南部。三个县(市)的共同特点一是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境内大多属喀斯特地貌、石漠化严重地区,山高谷长,山地较多,耕地零碎分散。二是少数民族集中,贫困程度较深,三个县都是国家级贫困县。三是开展产业园建设之前,农业结构单一,管理粗放,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利用,农民增收渠道有限。近年来,随着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不断深入,三个县(市)农业农村发展迅速,引领驱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效果明显。

(一)3个县市经济社会及产业园发展基本情况

1.六盘水市水城县

全县辖 30 个乡(镇、街道),总人口 93 万,国土面积 3584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154.93 万亩。201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233.20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 36.78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73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86 元。至2017年底,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9192户、133851人。水城产业园是第一批批准创建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总面积 675.47 平方公里,园内主导产业为猕猴桃和茶叶。2016 年,产业园总产值57.20 亿元,其中主导产业产值占96.10%。共建成主导产业基地 13.50 万亩,其中猕猴桃10.30 万亩,茶叶 3.20 万亩,集中连片 1000 亩以上的基地 33 个。

2.六盘水市盘州市

盘州市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有27个乡(镇、街道),总人口120万,国土面积4056平方公里,耕地185.8万亩。2017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78.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57.6亿元。当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5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47元。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盘州市既是全国经济百强县,又是国家级贫困县,至2017年,全县尚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65914626人。盘州市刺梨现代农业产业园是省级产业园,涉及6个乡镇(街道)、105个村(居委会),规划总面积134平方公里,以刺梨为第一主导产业、中药材为第二主导产业。目前园内已建成刺梨基地20万亩,带动盘州市发展刺梨54万亩,年产鲜果20万吨,通过龙头企业加工后可实现产值32亿元;建成中草药基地3万亩,年产值1.5亿元。

3.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

安龙县处于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地段,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下辖13个乡(镇、街道),总人口46万,国土面积2237平方公里,耕地74.5万亩。国土面积。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8.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 58.8447亿元。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1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52元。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2410户、85660人。龙山(安龙)食用菌产业园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面积127万亩,区域范围包括栖凤、招提、钱相、木咱四个镇(街道),占全县总面积的37.95%,人口20.2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6.3%。该产业园以食用菌为主导产业,引进龙头企业8家。2017年,园区种植食用菌7000亩(1.2亿棒),产量9万吨,产值9亿元以上。

 ()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驱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取得的主要成效

从调研情况看,3个县(市)把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新时代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的新载体,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1.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产业是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基础。3县(市)“念山字经、打特色牌”,通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坚持“向山地要效益、向生态要效益”,“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把调整结构、促进转型、精准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分别培育发展猕猴桃、刺梨、食用菌等主导产业,构建了水城 “百里猕猴桃长廊”、盘州万亩刺梨基地和安龙“铺天盖地”的万亩食用菌产业小区,实现特色产业集中连片、资源要素集中集聚,促进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引导示范农户由传统玉米等谷物种植向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升级,耕地的亩均收益从500-600百元,提高到4000-5000元,2017年水城猕猴桃、盘州刺梨、安龙食用菌等3家产业园主导产业产值分别达到58亿元、32亿元和9亿元以上,探索出一条西南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好路子。

2.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助力乡村发展的推进器。促进乡村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重要归宿。3县(市)在建设产业园过程中,积极探索产村发展相融互促,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旅游价值“四个价值最大化”。

一是改善人居环境。地处盘州市刺梨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的海坝村,抓住产业园建设契机,发动农户参与共建,实现发展成果共享。通过“三变”改革,村集体积累、农户收入大幅增加,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打造集生产、生态、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百果采摘园”,实现特色产业全覆盖,通过产业园务工、股份分红、自主创业等方式,农民年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0%多,打造山清水秀、天蓝地净、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形成了“家家户户花相似、庭庭院院景不同”的独特村韵。

二是有效解决“空壳村”问题。政府鼓励和要求入园龙头企业在与农村和农民合作时,要给村集体留出一定的股份,不断提高村集体经济实力。除村集体资产入股分红外,没有集体资产入股的村,在取得的二次分红收益时,普遍按照合作社85%、农民10%、村集体5%的比例进行分配。集体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村发展的空壳村问题,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安龙县平寨村村集体年收入达到30多万元,用于修桥补路、卫生环保和食用菌生产等公共服务。水城县200个村的村集体经济总量达3072.27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的村51个,50万元以上的村14个,100万元以上的村4个,“空壳村”全部消除。

三是稳固了乡村治理体系。产业园发展造就了一大批有技术、会经营、懂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新型经营主体的不断壮大,为增强村级组织统筹能力,优化村村干部的结构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水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自2015年实行村干部职业化管理以来,通过建立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了村级组织管理制度,有效破解了农村党建不强、社会不稳、产业不富、村干部激情不足以及经济发展缓慢、工作开展难、老百姓办事难等一系列基层管理缺失的问题,让基层堡垒更坚实、农村工作更高效、群众办事更便捷、党群干群关系更和谐。海坝村外出务工人员从2014年的495人下降到2017年的74人。安龙县栖凤街道平寨村有村民3897人,春节后选择外出打工人员已经减少到不足700人。

3.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带动农民的主渠道。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基本功能。据我们了解,3家产业园以三变为统领,围绕主导产业,加大利益联结,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水城产业园以股权为纽带,把村集体、企业、农民连成共同体,实现联产连业、联股联心。产业园内有3.14万亩村集体土地、15.29万亩承包地实现了资源变资产;有2559.24万元各级财政资金、340万元村集体资金、32800万元社会资金,实现了资金变股金;2.64万户农户9.23万人通过多种入股方式参与到贵州省水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中来,实现了农民变股东。水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覆盖农民3.52万户13.38万人,通过实施产业融合发展和设施农业等项目,使1.21万贫困户4.13万贫困农民受益。 2016年以来共开展培训150余期,培训群众1.8万人次,其中贫困人口培训0.4万余人次;培训后的群众有1.5万余人到各企业基地务工,月务工收入在1000-2000元不等;其中500余人被园区管委会和各企业聘用参与指导猕猴桃产业各环节生产,人均月收入3000-5000元。

4.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促进脱贫攻坚的新平台。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精准扶贫是关键。3家产业园猕猴桃、刺梨、食用菌等主导产业,生产技术成熟、操作简便、适宜复制、参与度高,已经成为产业精准扶贫的有效形式,产业园业已成为带动脱贫的主要平台。据我们从六盘水市了解到的情况,全市建立了“1+10”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1”即国家水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园,“10” 10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17年共覆盖41.41万户农户139.98万人,其中:贫困人口4.99万户15.18万人,占全市贫困人口的47.96%2017年全市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3.45万人,其中:通过产业园发展带动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脱贫8.56万人,占比达到63.4%。水城猕猴桃产业园共带动贫困户721024100人,目前已经实现脱贫13275340人,盘州刺梨产业园范围内有贫困户1424445461人,目前已经实现脱贫1251342210人。安龙县食用菌产业实现贫困农户的全覆盖,年人均增收3000多元。在推进产业精准扶贫中,安龙食用菌产业园结合易地搬迁扶贫项目带动贫困户420015455人,目前已经实现脱贫1710570419人。

二、主要做法和典型模式

贵州省正在全省范围内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三个县(市)也积极将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深化“三变”改革的重要平台,多措并举,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创新联农带农机制,推进乡村振兴和精准脱贫。主要做法和典型模式有:

(一)“聚焦脱贫攻坚,促进贫困户稳定脱贫”。产业园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瞄准贫困人口精准帮扶、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发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构建产业扶贫的长效机制,探索出一条实现精准脱贫的新路子。

案例一:水城县通过产业园发展,探索出了贫困农户稳定脱贫的多种发展模式。如:“321”脱贫模式。即,3亩土地入股产业园经营主体发展猕猴桃种植(保底收益1800元),在生产基地务工20天以上(务工收入1600元),可确保1名贫困农民脱贫;“128”脱贫模式。即,“一个贫困户、一年养殖200只鹅、年收入8000元以上;“118”脱贫模式。即,“一个贫困户、一年养殖100只乌蒙凤鸡阉鸡、年收入8000元以上”,就可以实现脱贫。

案例二:安龙县“1210”食用菌精准扶贫模式。县政府通过平台公司和食用菌龙头企业共同投资建设食用菌生产大棚,企业负责菌棒供应、技术指导、产品保护价收购、统一加工和销售,将建成的大棚转包给农民(贫困户优先),由农民和合作组织负责食用菌种植生产。实现“1个贫困户、承包 2个菌菇棚(一个棚一亩左右)、2年内收入达到10万元,实现稳定脱贫”的目标。带动全县5000户贫困农户1.9万人种植食用菌增收脱贫,其中精准贫困户40001.52万人,实现了食用菌产业对贫困户的全覆盖。杨敏是安龙县西河社区下龙井人,一家6口人,2014被评为精准贫困户。当年,安庆食用菌公司入住安龙后,在当地政府的引导和社区合作社的组织下,她一家在公司种植食用菌大棚5个,当年就收入10万余元,一举摆脱了贫困,如今,她家已成为附近有名的香菇种植大户,是当地小名气的万元户,建起了新房,还购买了小轿车,生活越来越富足。

案例三:安龙移民搬迁“先产后迁”。为确保“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安龙县积极引导搬迁群众上岗就业,对进城进园区的搬迁户,可由政府先解决临时性住房费用,有稳定岗位、稳定收入后,再组织搬迁。同时,当地政府在安置小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搬迁户到产业园种植食用菌,保证了他们能搬得出、稳得住,能够实现持续的脱贫。

2016年,在当地政府的动员下,陈雄一家参与易地扶贫搬迁搬入县城的九龙社区,并加入感恩农民专业合作社,到产业园种植食用菌。陈雄一家被安排在富民兴公司领种3个大棚,由于没有起动资金,县扶贫办为搬迁户每个菌棒垫资3元。有了起动资金,2016年一年,陈雄一家仅种植食用菌一项收入就达8万元,一举甩掉贫困的帽子。

(二)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扎实推进产业脱贫。三个县都能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改变以玉米为主的种植习惯,立足当地资源条件优势,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要求,科学确定产业园主导产业。水城县把红心猕猴桃和茶叶作为主导产业,盘州市把刺梨作为主导展业,安龙县把食用菌作为主导产业,基地规模均为全省第一。通过集聚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加大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把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主的内侧人三产业,引领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

案例四:安龙县除将食用菌作为全县的主导产业外,通过招商引资,多业并举,引入多家龙头企业,发展适合当地资源条件的特色产业。先后引进了欣蔓生物科技公司,发展中草药-白及种植(白及是生产云南白药的主要原料之一)已经建成白及种植基地4000亩,预计2020年发展到1万亩。通过大秦世纪企业引入食用菌大棚+光伏发电技术,打造光伏小镇,还先后引进两家台湾企业,一家发展蝴蝶兰、文心兰等高档出口花卉,另一家通过打造大秦农业公园,引进百香果、木瓜等台湾特色水果种植,发展农家乐,带动休闲观光农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这些产业产品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三)强化利益联结,实现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推广“三变”+农业生产、“三变”+农产品加工、“三变”+乡村旅游等模式,牢牢抓住农民特别是贫困户入股、分红等重点,确保农户真正获得实实在在的收入。六盘水全市有39.75万户125.23万名入股农民获得分红,分红金额8.14亿元,户均分红2047元,其中12.2万户贫困户实现全覆盖,户均分红2331元,切实提高了农民在“三变”改革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水城猕猴桃产业园、盘州市刺梨产业园建立了“入股保底金+固定分红”、“入股保底金+务工收益+经营收益+股权收益”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

案例五:润永恒猕猴桃示范基地农民两种入股模式。水城县润永恒公司按照“村企联合、产业连片、基地连户、责任连体、股份连心”的“五连”利益联结机制,将建成后的基地分给入股农户管理,公司负责提供所需资金、物资和技术指导,把农户培育成为公司股东+产业基地职业农民。公司已建成猕猴桃产业基地6700亩。其具体发展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入股保底金+固定分红模式。积极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参与基地建设,在每亩地每年获600元的固定分红同时,产生效益后再按收益分红。第一个五年,公司给入股农户每年每亩600元的固定分红;第二个五年,公司给入股农户每年每亩600元固定分红加700元收益分红,共1300元;第三个五年,公司给入股农户每年每亩600元固定分红加1400元收益分红,共2000元;第四个五年,公司给入股农户每年每亩600元固定分红加1900元收益分红,共2500元。待基地到盛果期后,预计项目覆盖农户年总收益达1300万元,人均增收可达4300元。该模式覆盖农户8753062人,其中贫困户221751人。另一种是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技术及劳动力入股,入股保底金+固定分红+务工工资+管理地块30%股权分红模式。在“入股保底金+固定分红”模式的基础上,公司将基地集中分片划包给懂技术、有劳动能力的土地入股农户进行管理,实现入股农户“入股保底金+固定分红+务工工资+管理地块30%股权”参与分红模式。待盛果期后,参与地块管理的入股农户每亩地可获得1.3万元,该模式覆盖农户7422600人,其中贫困户165583人。

(四)积极创新生产和管理方式,实现公司农户是一家。水城猕猴桃产业园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将建成的基地分成若干个网格,反租倒包给农户,聘请有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入股农民作为网格员,对生产基地实行网格化管理,把产量和质量都与网格员和农户的收益挂钩。网格员既是管理者,又是股东还是劳动者,农户承包的猕猴桃园既是公司的,也是自己的,精心管理、辛苦付出就有股份和工资的更好回报。这种新型生产管理方式合理界定了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民的利益分成,改变了以往公司与农民“分灶”吃饭的格局,公司与农民之间也从雇佣式的“矛盾体”变成为利益共同体。

案例六:从事必躬亲到甩手经理。胡君,女,贵州润永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2012年,她投资1.8亿元入驻水城县米箩镇俄戛村,发展猕猴桃产业园。刚开始,她主要采取流转土地方式种植猕猴桃,当时由于没有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赚钱亏本对农民没有影响,农民以局外人的身份干活,农户在基地干活敷衍了事、出工不出力,原本只需一两天就可以干好的活,却需要三四天才能完成,从而导致公司在发展猕猴桃产业过程中,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基地仍未得到较好管理,到处杂草丛生,苗木成活率极低,直接造成经济损失达800多万元,让她尝到了苦头。胡君开始反思如何把农民利益和企业经营利益联结在一起。。为提高农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公司的活当成自己的活干,让村民干活“更卖力更上心”胡君决定尝试让村民“入股”: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技术、管理、劳动力等入股参与公司基地建设,让农户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产业发展,把农户与公司融合为一体,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现在,胡君已经彻底成了“甩手经理”,通过股份制改造和网格化管理,彻底转变了农民对猕猴桃生产的态度:公司老板来不来看,我们都会加油干!

(五)产业园助力生态宜居,打造农民美好家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贵州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引领驱动乡村振兴战略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只有产业发展了,农民才能富裕,富裕的农民才会在意和关心生态环境,农村有了物质基础才会引领带动乡风文明,实现治理有效。盘州市通过产业园和“三变”平台,引进经营主体建设产业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由“种植传统作物+家庭散养”向“产业工人+股东”转变,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引发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增强了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很多村寨面貌实现了由“脏乱差”向“房前屋后不留渣、庭院内外果蔬花、讲究卫生精神爽、农村不比城里差”的华丽转身。

案例七:海坝村的环境治理之路。海坝村位于盘州市刺梨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域,距盘关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总面积7.6平方公里,辖12个自然村寨,划分为15个网格,总人口8462571人,有贫困户62125人。海坝村曾是贵州省一类贫困村,交通闭塞、房屋破旧,“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曾是海坝村的真实写照。自20158月启动了刺梨产业园建设以来,农民收入迅速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海坝村成立了乡村旅游合作社,采取房屋立面改造、室内功能完善、环境综合整治、产业结构调整、乡村旅游发展、民风习俗改变等方式整体改善人居环境。在镇党委的鼓励下,村中28名党员和18名寨老主动要求当示范户,带头改造房屋、修缮庭院、美化居家环境。通过“三变”平台,发展刺梨等特色产业6000余亩;拆除危旧建筑1.4万余平方米,改造房屋主体775栋,安装太阳能路灯150盏,建设文化活动场所5个,旅游公厕2个,便民公厕7个。绘制民族风情壁画185700余平方米,提出了“十倡导十严禁”的村规民约,编写了环境治理承诺“三字经”。创新推出“积分制”,即以户为单位,每户每月10分、全年120分的基础积分和每户每月5分的奖励分,年底根据得分情况,收取次年垃圾清运费。得分高的最多能全部减免次年垃圾清运费,得分低的最多要按2倍收取垃圾清运费,并影响村合作社“普惠股”分红数额和网格员的绩效工资,经济杠杆将群众卫生整治积分挂钩。通过党建引领、实现观念转变、建立奖惩机制等多措并举,海坝村成了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美好家园。

(六)创新基层党建,有效推动村干部职业化,激活乡村治理“一池春水”。水城县将产业园管理与乡村治理紧密衔接,深化和推广联村党委建设,探索建立产业党组织、园区党组织,推行易地扶贫搬迁中党建先行、城乡党建融合发展。同时,在实行村干部职业化管理示范工作中,全面实行弱村并强村、小村并大村、边远村并中心村,将全县310个村居合并为200个村居,通过强化保障、提升待遇、优化服务、晋升职务、塑造形象和鼓励创新,实现了村干部有“靠头、干头、盼头、奔头、名头”和出“彩头”,有效推动村干部职业化工作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村干部的积极性,激活了基层组织活力,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案例八:水城县村干部职业化管理经验。一是根据各村人口情况配备村干部职数,3000人以下的村设7名;3000人至5000人的村设9名;5000人以上的村设11名,同时打破地域限制,突破行政区划,组建了5个“联村党委”,在42个村设立了“村级党委”,进一步促进各村行政区域及各级党组织的合理化设置,优化了各项资源整合及配置。二是按照“办公场所有保障、办公经费有保障、村干部工作有报酬”的要求,将村级办公经费从每年1.5万元提高到5万元,保证村级组织有钱办事;每年投入500万元作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维修专项资金,确保村级活动室能吃、能住、能办公;采取“基础工资+绩效奖励”的方式,实行考核奖惩与报酬挂钩,根据工作完成情况兑现村干部报酬。村支书、村主任报酬从每月1000元提高到3000元;副支书、副主任报酬从每月600元提高到2500元;其他村干部报酬从每月600元提高到2000元。经考核合格的村干部每年增加工龄工资100元,有效激发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三是全面实行村干部退休养老保障机制,采取财政资金引导、村干部个人自愿的方式,按照一定比例为村干部缴纳工伤、养老等保险,并将村干部新农合报销比例从85%提高到100%。四是采取公开招考的方式,招聘了200名事业编制的优秀大学生到村担任文书,注重将文书培养成村支书,同时打通村干部向事业单位、乡镇机关的晋升通道,制定政策完善村干部退出的补偿机制。五是建设规范化的便民服务站点,全面推行乡(镇、街道)简政放权制度改革,将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户口登记、低保申请等37项行政审批事项下放村级完成,并将服务项目、办事流程、办结时限等进行公示,实行绩效评定、动态管理。既强化了村民自制能力,减轻了乡镇负担,提升了办事效率,又解决了群众找人难、盖章难、办事难的农村“三难”问题。目前,全县200个村居基本实现了吃住在村、工作落实在村、服务群众在村、矛盾化解在村,有效提升了农村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案例九:联村党委“1+8”模式。为有效整合资源,带动娘娘山农业园区核心区周边的村寨共同发展,在县、乡党委的推动下,依托娘娘山农业园区,打破以行政区域为单位设置党组织的方式,联合舍烹、播秋等8个村党支部组建全市首个联村党委,形成了“1+8”联村党委(1个联村党委、8个村党支部)。联村党委推出了“村务共商、规划共谋、资源共享、产业共建、矛盾共调”五项举措,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社、一村一产”的思路,形成了“1+8”合作社,建立了“总社+分社+农户”的机制,总社负责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培训、统一标准、统一经营,分社负责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到分社,再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形成的资产入股到总社,同时负责组织群众发展产业,形成了“总社牵头抓实施、分社负责抓实施、群众参与抓生产”的格局。通过产业发展改变了过去各村“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的状况,凝聚了发展智慧、凝聚了发展资源、凝聚了发展力量,实现了基层组织连手、党员群众连心、基础设施连建、扶贫产业连片、美丽乡村连线。

(七)产业园成为脱贫攻坚企业和贫困户之间利益联结的保险带。调研组走访的产业园,都建立了“企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生产经营体系,产业园作为管理方,通过制定政策、监督协议落实等多种方式,让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的比例大一些,收购贫困户农产品的价格高一些,务工的贫困户多一些,保障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利益的有效联结。

案例十:龙安县食用菌产业园在制定规划和企业落户阶段,通过签署“企业入驻协议”“四方五共入棚种植协议”等,将“贫困户参与率达70%以上作为给予企业(合作社)政策支持的首要条件,并在菌棒生产过程中要求企业必须满足“确保80%以上菇农每棒最低收入在1.5元以上的菌棒”等条件后才给予相应政策支撑,通过奖补激励,约束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相关各方进一步强化合作链接,成为利益共同体。

四、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

(一)主要问题

一是品牌化建设滞后。选准主导产业是产业园发展的第一步,如何打造品牌,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关系到产业园的长久发展和能否带动农民持续脱贫增收。产业园普遍缺乏品牌培育和宣传的经费、知识和人才,成为产业园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二是人才队伍需大力培养引进。懂经营、会管理、能够与市场接轨的专业人才较为缺乏,急需引进或培养一大批创办、领办新型经营主体的“能人”和懂技术的“土专家”。真正培养出一批土生土长、留得住、干得好、能够切实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人才队伍。

三是融资难题依然存在。贵州省虽然建立了脱贫攻坚投资基金,但一方面基金量不大,另一方面基金申请方式较为复杂,使用主体、使用方式有诸多限制,不能彻底解决融资问题,特别是产业园内小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融资难问题

四是山水田园等自然资源价值评估难。资源变资产中农民的土地、房屋、宅基地等实物评估作价入股相对容易,但开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点景区、旅游村寨时,农村的村容村貌、自然风光、生态环境等资源评估作价入股还是难题,工商资本低价甚至无偿占用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

此外,还存在着其他一些问题需要细致研究,例如食用菌产业的羊肚菌、蟹味菇等高档品种目前虽然价值较高,但加工转化率低较低,二三产业发展滞后,需要加大力度拓展产业链、延伸价值链。猕猴桃产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3-5年后果树将进入盛果期,届时产量迅速猛增,如何才能保证市场价格保持平稳,确保企业和农户的利益不至于收到严重冲击。还有目前虽然空壳村问题逐步解决,但回乡就业创业的农民以40岁以上的为主,90后、00后的年轻人宁可外出打工也不愿意务农,今后谁来种地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对策建议

一是建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汇聚各方财力支持产业园建设。借鉴贵州省脱贫攻坚投资基金发展模式,中央财政联合相关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建立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基金。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平台为载体,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对象,简化基金申请和审批程序,开展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先行先试,引导和撬动金融资金及社会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发展。将产业园的良种繁育、科技服务、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相关领域纳入基金支持范围。

二是创新金融保险政策,解决贫困村、贫困户贷款难的问题。贫困户产业发展基础差、风险承受能力低,获得金融贷款一向十分困难。建议发挥产业园对主导产业支持保障力度大、风险抗御能力强的优势,在产业园创新专门的金融扶持政策,推进贫困户扶贫小额贷款、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扶贫再贷款等金融业务在产业园落地见效。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产业园要针对全产业链发展,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和吸引返乡下乡创业创新力度,引入各级专家为产业园发展持续提供技术支持,不断优化入园经营管理和科技人员的工作环境,着力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障等后顾之忧,使人才向产业园集中,新型经营主体向产业园集聚。

四是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产业园与脱贫攻坚工作的结合。产业园对引进的龙头企业,要设立明确的扶贫带动指标,所有新建项目原则上都应包括扶贫带动任务;在管理方面,产业园要对所有企业、项目的利益链接协议进行审核,并监督落实。引导和鼓励企业在园区内外更多地承担扶贫带动责任,并根据当地产业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从资金、用地、税收、科技等多方面给予支持。

五是推广村干部职业化经验,筑牢乡村治理有效基础。借鉴六盘水市水城县村干部职业化管理模式,提高收入待遇、绩效奖惩挂钩、强化实干担当、畅通上升渠道,把村干部变成“一懂两爱”的职业三农工作者,变成有自豪感、有成就感,受人尊敬和爱戴的体面职业,变成强化基层党建、带动乡风文明,致力乡村治理的核心力量。

六是加快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让农村的工作也充满吸引力。在做好农业生产的同时,要出台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农村电商为主的二三产业,加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还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做好农村创业创新服务,发展让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吸引更多年轻的农二代、农三代回乡返乡下乡创业、就业,不断增强农村的活力。

七是强化农村品牌培育,加大区域公用品牌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重要渠道是品牌强农。农产品要实现从“产的出,卖得出”到“产的好、卖得好”的转变,最重要的就是要树立品牌形象,让消费者对品牌农产品建立信心、买的放心、吃得安心。生产加工企业对农产品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还算重视,但是农产品的区域公用品牌是当前最大的短板,很多地方是无人问津。建议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加大政策、项目、资金支持,重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培育、打造和维护,用品牌去占领市场,脱贫增收,保障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调研组成员:

李增杰: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副主任

  宏: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处长

  炜: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 副处长

吴政文: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韦天鹏:贵州省农委 副处长

杨锌沂:贵州省农委 助理工程师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