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动态要闻
河南漯河着力打造“三链同构、农食融合”全产业链模式
时间1:2021-02-18 文章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文章作者: 【 字体:  】 打印本页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粮食主产区实现产业兴旺,是一大难题。近年来,作为粮食主产区的河南省漯河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链同构重要指示,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建设农业食品产业生态圈,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全市食品产业营业收入2000亿元,呈现“45678”态势(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值4.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3.4%、营收的66.8%、税收的79.4%、利润的81.9%来自食品产业),带动农户25万个,户均增收3000多元,有力促进了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形成了三链同构、农食融合的漯河模式。

一、围绕解决产业链短的问题,培育产业群体,促进全产业链延伸

漯河紧紧抓住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让粮食做前端、餐桌做尾端,农业做前端、工业做尾端,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促进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打造链条完备、紧密衔接、纵横配套的农业全产业链。

(一)扶持五级订单生产,夯实产业链基础。按照专种专收专储专用、优种优收优加优销要求,把农业当作食品产业的第一车间,把食品作为农业的价值取向。加强产业链与企业对接,组织食品加工企业、面粉生产企业、种子企业、收储企业与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小农户签订五级订单。加强产业链与补贴对接,对优质专用、订单品种所需良种给予每亩20元的补贴,让与面粉加工企业签订订单种植合同的农业经营主体,优先享受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扶持政策。加强产业链与金融对接,组织相关金融机构洽谈合作,开发专项贷”“订单贷”“种子贷等金融产品。目前,全市发展优质小麦种植115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47.4%),优质小辣椒常年保持在40万亩以上。

(二)培育产业化联合体,促进产业链延伸。按照上中下游环节衔接、大中小微主体分工的要求,促进专业化生产、立体化协作。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制定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土地、资金、人才扶持政策,培育销售收入超600亿元食品企业1家、超10亿元企业5家、超亿元企业36家,其中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5家。支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组建以龙头企业牵头、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5个,联合体拥有100家龙头企业、200家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年产值突破900亿元。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标准化生产绿色加工现代流通体系枢纽中心终端市场一条龙的产业链模式,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商超销售、工厂+品牌快餐连锁的主食制品工业化生产、社会化供应、产业化经营新模式,促进产加销服一体化发展。

(三)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带动产业链拓展。按照延链补链壮链优链、集成集聚集合集群要求,促进产业链在做长的基础上做厚做粗。推进联合体+现代农业产业园,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在产业集聚区内部实施一批园中园,搭建产销对接、品种展示、信息搜集和发布等平台,促进产加销服等优质要素集聚发展。推进连块成带、集群成链,实施十百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小升规培育、小升高培育三大工程,培育形成了以双汇为代表的肉制品、以中粮面业为代表的面制品、以喜盈盈为代表的烘焙膨化食品、以卫龙为代表的休闲食品、以中大恒源为代表的大健康、以三剑客为代表的乳制饮品等6大产业全链条、集群化发展典型。

二、围绕解决价值链低的问题,打造平台载体,促进全价值链提升

漯河以着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为重点,及时适应消费升级需求,坚定不移走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之路,重点打造四个平台,推动农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向微笑曲线两端的研发和营销延伸。

(一)打造食品研发平台,提升科技价值。建设研发平台,搭建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84家,食品企业每年研发新产品300个以上;食品行业已拥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10个、博士后工作站4个、院士工作站2个。实施5G+绿色智慧农业,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做强做透全产业链条,做到核心引领、大美绝技、不可替代。

(二)打造质量标准平台,提升品牌价值。设立市长标准奖,对主导或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的企业和组织给予奖补。在农业领域主导制定了20多项省级标准、309项地方标准,在食品产业领域制定了88项生产加工标准,参与了近百个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建设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全市国家级、省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328个涉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站点)。强化标准引领,以标准引领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创建和标准化生产,促进专精特新结合,实现无公害农产品154个、绿色食品35个、有机农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6个、名牌产品4个。

(三)打造食品云平台,提升渠道价值。创新互联网+”电商营销模式,推动全国首家食品云、全国首家食品行业标识解析综合型二级节点和全国第二家星火·链网骨干节点上线。促进科工贸金联合,相继成立食品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应用创新中心、江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漯河分中心,形成集粮食大宗买卖、粮食行情资讯、粮食物流服务、粮食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宗粮食电商服务平台,建成各类批发市场达50多个,农村连锁超市1400多家,中介组织1500多家,带动农产品销售每年达到1亿多元。

三、围绕解决供应链不通的问题,打通产业节点,促进全供应链贯通

漯河围绕食品+”的理念,打通食品产业与装备制造、造纸、医药、盐化工、物流、动物饲料六大产业,着力打造农户参与、企业主导、科技支撑、金融助力的绿色农业食品产业生态。

(一)打通食品产业与装备制造业,发展食品机械产业。用好专项债等资金,规划建设的智能食品装备产业园一期标房5.3万平方米已竣工,迈达隆、恒丰等4家食品机械企业及1家食品机械展示交易运营公司已入驻;检验检测专业园区3亿元专项债券已经成功发行;地处临颍的河南(广东)智能装备产业园,引来广东东莞正名精工、力生智能、力星激光等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入驻,东莞中捷数控科技、上海发那科机器人等10个项目近期拟签约,实现年营业收入80亿元。

(二)打通食品产业与造纸等产业,发展食品包装产业。着眼食品包装高端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需要,建设临颍食品饮料包装专业园区,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年产各类饮料包装45亿只、占全国市场的1/10,园区年营业收入近30亿元,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食品饮料包装产业基地。

(三)打通食品产业与医药产业,发展功能性食品、保健性食品、医用食品、生物医药产业。政企共建的食品微生物研究院和食品微生物产业园正在积极谋划启动,玛士撒拉医学营养食品项目建成投产。微康生物益生菌粉在今年可达到300吨基础上,正在加快布局二期项目;亲亲食品与国家体育总局合作开发运动营养食品。

(四)打通食品产业与盐化工产业,培育高端、绿色食品添加剂产业。依托舞阳县地下深井盐优势,促成金大地投资73亿元的三期项目建成投产,总投资68亿元的60万吨食品级、医用级、注射级小苏打等四期项目已经启动。

(五)打通食品产业与动物饲料,着力发展宠物食品。全力招引知名猫粮、狗粮生产企业,总投资10亿元的宠物食品科技产业园正式动工;正在建设的美国嘉吉20万吨预混料项目,利用玉米提取淀粉和果糖后的副产品加工饲料母料,形成玉米深加工全产业链。

(六)打通食品产业与物流产业,发展以冷链物流为重点的食品物流产业。发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大力招引物流企业。全市国家A级物流企业达24家,冷藏车拥有量占河南省1/4,相继有9家企业上榜全国冷链物流百强,占河南省的2/3,冷链物流的规模与实力领跑河南省,河南省首家总容量4000吨的双汇发展公用型保税仓库正式对外提供冷链仓储服务。全市快递业务总量和增速均居河南省前列,成为河南省唯一的中国快递示范城市

 

总体来看,漯河模式秉持农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思维,紧扣乡村产业链基础高级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目标,围绕加工延链、科技补链、园区壮链、新业态优链等关键环节,突出国际性、集群性、高端性、生态性等特征,推进三链同构、农食融合,提高了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出了一条质量高、效益好、结构优、优势释放的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开启粮食主产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产生巨大的示范引领和强力驱动效应。

 

信息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乡村产业发展司《工作动态》栏目

相关附件: